DRGs 小檔案 
DRGs診斷關聯群(Diagnosis Related Groups)係一種新的健保支付制度,是將醫師診斷為同一類疾病、要採取類似治療的疾病分在同一組,在依病人的年齡、性別、有無合併症或併發症、出院狀況等在依係分組,並將同分組的疾病組合依過去醫界提供服務之數據為基礎,計算未來健保局應該給付醫院費用,此種支付方式又稱「包裹式給付」
台灣版DRGs共有1067項,明年1月1日只先部分實施其中155項,約占住院總費用的17%,內容包括骨科、婦科、眼科及心臟科等主要手術,預計受影響的病患人次超過50萬。健保局認為,台灣版DRGs實施之後,將可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醫療支出及用藥費用。
以眼科白內障手術為例,術前必須為病人進行許多檢查,目前健保都會給付,但明年起健保局將只給一個價錢,醫師若實施較多檢查項目,或是多開藥物,多出來的費用得由醫院自行吸收。
DRGs診斷關聯群的潛在問題?
1. 不同疾病,同一給付 :無法反應病情嚴重度
2. 所屬DRGs疾病未必是該個案主要治療之疾病:無法完全反應嚴重度
3. 給付制度分三區計算方式:醫院盈虧自付,醫院需要計算成本
國外研究DRG實施後之影響?
- 績效提昇 :住院天數下降,減少人力配置
- 費用轉移 : 門診手術變多,能不住院盡量不住院
- 選擇病患 :成本考量,選擇好治療的病患
- 縮短住院天數
- 特色發展 :多元經營,增加自費項目
DRGs 實施後,民眾會不會成「醫療人球」?
或是疾病還沒有醫好,就被趕出院?
1. 一旦遇上醫院拒收,民眾可以打電話0800-030-598申訴,健保局會有專人處理。
2. 健保局審核人員會針對對提早轉院,或自動出院個案,依其住院日數,
及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是否合理,訂立監控指標,例如出院後,
再回來急診比率、出院後重複入院比率等,已觀察病人是否被迫提早出院,
違規情節嚴重者可以停約,並將處分結果提供醫事處做為 醫院評鑑之參考。
影片--youtube 公視 有話好說
留言列表